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30日 来源:本站 作者:管理员 点击率: 次
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,持续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推动“工匠精神”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,6月26日,机电工程系党支部开展“工匠精神大家谈”主题党日活动。支部全体党员以“专题讲座+多维研讨+誓言重温”的形式,共话匠心传承,凝聚强技报国的奋进力量。
专题讲座——从理论阐释到实践映照
山西省机电行业技术能手、阳泉工匠薛文超以《匠心筑梦 精技传承》为题,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工匠精神”十六字内涵——“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”,结合自身15年机电领域深耕经历,分享了从“第一次接触机电设备时的兴趣萌芽”到“休息日泡在实训车间攻克技术难题”的成长历程。
“当我带着学生反复调试机械臂精度时,才真正理解‘0.01毫米误差’背后的责任?!毖ξ某故汀肮そ尘瘛痹谥圃煲档暮诵募壑?。他展示了指导学生斩获的技能大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等成果,让党员直观感受到“精研匠艺”如何从口号转化为育人实践。
多维研讨——师生共话匠心传承路径
支委委员、党员教师、专职辅导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围绕“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实践”展开深度交流。代建生谈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深刻认识到将工匠精神融入机电专业教学,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。尹永祥语重心长道,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还是存在学习态度浮躁、缺乏耐心和专注度、对技术标准和规范重视不足等问题,这就要求我们在机电专业教学中必须将“工匠精神”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培养出既掌握扎实专业技能,又具备工匠精神的新时代机电人才。
边睿提出“教育工匠精神需贯穿教学设计全流程”,强调从“课程标准解读”到“作业反馈”的极致追求;路凯分享“项目式教学法”实践,如在机械加工课程中要求学生“焊接电流控制、数控编程零误差”,以企业标准倒逼技能提升;葛云立敢于打破思维定式,在匠心传承中积极探索创新思维;张文霞结合汽修专业,通过“三检三查”实训制度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案例,培养学生“毫米级精度”的职业素养;孟欣提出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,将“工匠精神”纳入学生的考核体系;王玉容则以机电一体化赛项为例,主张将“工匠精神”可以细化为“机械制图线条标准”“设备调试流程规范”等可量化的指标。
成丽萍领悟到以“工匠精神”为指引,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细节,用心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,用爱去陪伴他们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阶段。卢倩体会辅导员对待工作需体现“匠心”,用行动传递“认真对待学生每一件事”的态度。李卓说自己在青年工作中打磨“思政品牌”,力求每一项活动都成为引领青年、凝聚青年、服务青年的平台。
学生党员的发言中,“严谨毫厘”“创新无界”成为高频词,展现了机电学子对“工匠精神”的深刻理解与躬身践行的决心。数控专业郝忠祥以“零件报废”的教训坦言:“0.01 毫米的误差让我明白没有‘差不多’的余地”;工业机器人专业悦淑斌认为“工匠精神”强调细节、精益求精、自我要求、持续学习,不断地挑战自己,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挑战。
机电一体化专业霍涛结合工业机器人调试经历,提出“跨学科协作中,每个参数校准都是匠心的体现”。薛文博谈到机电领域的工匠精神,本质是“用技术解决问题,以匠心创造价值”,对大学生而言,理解工匠精神不仅是掌握技能,更是树立“以技立身、以责立世”的职业信仰,让技术因匠心而有温度,让成长因坚守而有力量。
新能源汽车专业贾圣婕呼吁机电青年“在信息爆炸时代守住匠心,以创新激活传统技艺”。朱彬说自己常与老师在车间探讨关于汽车维修的问题,一个问题搞不懂,那就一直学习交流,直到弄懂为止。杜佳庆认为“工匠精神”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精神,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大批德才兼备、技艺精湛的新时代工匠,需要机电青年传承好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。
誓言重温——当党心与匠心同频共振
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……”在支部副书记薛文超带领下,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。誓言与实训室内的寄语交相辉映,将“为党育人”的使命与“匠心筑梦”的追求深度融合。
支部书记牛丽娜强调,工匠精神与共产党人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专一行”的敬业精神高度契合。从机床操作到智能制造,从零件加工到大国重器,机电人要把“执着专注”刻进实训日志,用“精益求精”贯穿人才培养,让“追求卓越”成为行动自觉。她号召,支部党员要以“工匠创新工作室”和“机电青年思政工作室”为抓手,在平凡岗位上书写“强技报国、智造未来”的时代答卷。
活动尾声,全体党员在“弘扬工匠精神”主题前合影,将党心与匠心同框定格。
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机电工程系党支部落实“立德树人” 根本任务的创新实践,支部将持续深化“工匠型党员培养——工匠文化浸润——工匠人才输出”育人链条,让“工匠精神”在党建引领下焕发时代活力,为制造强国战略输送更多“德技并修”的高素质技能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