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近学生100元4小时电话号码_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,快餐200带吹电话号码,100元附近联系方式

学院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 > 阳职新闻 > 阳职要闻

产教融合赋能实践,校企协同共促成长 贺双节?迎新生,阳泉特产校园直播活动圆满落幕


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30日  来源:本站  作者:管理员  点击率:

9月25日至26日,由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联合青创直播电商社团主办的校园直播‘品’阳泉活动圆满落幕。本次活动以双节为契机,以阳泉特产为纽带,将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贯穿全程,不仅让师生在文化与美食中感受节日温暖,更让学生在实战中锤炼能力。

校企协同:从筹备到落地,构建资源联动闭环

为确保活动高效推进,本次活动依托 “学院 + 直播工作室 + 阳泉特产商家” 的校企合作模式,打通了从资源对接、物资筹备到现场执行的全链条支撑,让产教融合的理念落地为实际行动。

活动筹备阶段,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牵头搭建对接桥梁,青创直播电商社团学生团队主动与企业、商家建立沟通机制:一方面,由直播工作室发挥产业资源优势,协助筛选符合校园需求的阳泉特产——从承载非遗文化的布老虎、葫芦手工艺品,到贴合日常消费的富硒小米、娘子关压饼、九州香的陈醋、西南舁苹果干,都是极具特色的阳泉特产。

未命名.jpg

另一方面,企业、商家不仅保障了足量商品供应,还根据校园场景特点调整了产品包装规格,并额外提供部分试吃装、试用装及抽奖礼品,为活动体验感加分。此外,校企双方还联合完成直播设备(手持摄像机、麦克风及4G/5G备用热点)与现场物料(展示架、桌椅)的筹备与调试。

学生实践:全流程参与,在实战中提升综合能力

作为活动的“核心执行者”,青创直播电商社团学生团队全程深度参与,将课堂所学的策划、沟通、运营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,在实战中完成了一次“从理论到实践”的成长蜕变。

在物资筹备环节,学生团队化身“项目协调员”,不仅负责与商家对接特产采购清单、确认礼品分配方案,还自主完成直播设备的清点与调试,每一个细节都由学生自主规划、反复打磨,在协调沟通中提升了谈判能力与细节把控力。

在宣传预热环节,学生团队变身“营销策划者”:线上,他们结合新生兴趣点,拍摄并发布了活动预告视频,在新生群、校园表白墙发布活动海报文案,用年轻化的语言吸引师生关注;线下,他们进行商品陈列,摆放布老虎、葫芦等非遗样品、产品与直播二维码,并主动向过往师生讲解活动内容,引导扫码关注,在实操中掌握了“线上引流 + 线下转化”的营销技巧。

图片3.jpg

在活动执行环节,学生团队更是“身兼数职”:直播镜头前,学生主播提前梳理每款产品特点,从容应对镜头前的互动提问,展现出扎实的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;线下展区内,学生团队负责特产介绍、试吃引导,耐心为新生推荐适合的产品,主动帮师生打包选购的特产,在服务中强化了服务意识与沟通能力。整个过程中,学生不仅是活动的“参与者”,更是“主导者”,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锤炼。

活动成效:服务与推广的重收获

本次活动紧扣“贺双节、迎新生、品阳泉”的核心,落地成效显著,实现了预设目标的全面达成。新生服务有力度,活动为新生搭建了轻松的校园互动场景,线上直播的“云逛展”模式,也让因事未到现场的新生能通过屏幕参与活动,增强了新生对校园的归属感与认同感。

图片4.jpg

特产推广有广度,线上直播吸引了近千名师生观看,线下展区累计接待师生超 500 人次,小米、压饼、苹果、枣仁派干等阳泉特产因口感地道成为“爆款”,部分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,有效提升了阳泉特产在校园内的知名度与认可度。

活动意义:产教融合下的多方共赢

本次活动的价值,不仅在于圆满完成了“传递祝福、服务新生、推广特产”的任务,更在于探索了“产教融合 + 校园活动” 的新模式:校企合作将产业资源引入校园,为学生搭建了“真实场景下的实践平台”,让实践育人不再局限于课堂,而是与地方产业发展形成联动;企业借助校园平台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,拓宽了阳泉特产推广渠道,也为地方文化传播注入了青春活力;学生们全流程的实践经历让他们提前适应“职场思维”,沟通、策划、运营等核心能力得到锻炼,为未来就业或创业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此次“贺双节?迎新生,校园直播‘品’阳泉”活动,既是一次节日的祝福传递,也是一场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。未来,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与青创直播电商社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,挖掘地方文化与校园育人的结合点,让更多“有温度、有意义、有价值”的活动落地校园,为学生成长、地方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